“高鐵時代”駛入新紀元
發布:陜西世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6729 時間:2017/9/6 8:53:52
<< 返回
從中國鐵路總公司了解到,暑運期間,近6億人次坐火車出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絲綢之路沿線等鐵路出行客流大幅增加,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個重要鐵路樞紐幾乎滿負荷運行。
無論是在交通運輸方式落后,交通運輸工具單一的二十年前,還是在交通運輸方式先進,交通運輸工具多樣化的今天,火車無疑都是承載量最大的交通工具。然而今非昔比的是,往日的綠皮慢車早早退出了歷史舞臺,現在的當家花旦已經是高鐵,“復興號”更是其中的臺柱子,繼續成為國民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這樣的一種局勢,不得不說:中國正式進入了高鐵時代。
近日,來自中國鐵路總公司的數據顯示,暑運期間,近6億人次坐火車出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絲綢之路沿線等鐵路出行客流大幅增加,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個重要鐵路樞紐幾乎滿負荷運行。這樣的現象在以往可是不多見的,可見出門坐高鐵正在成為一種常態,“高鐵化”的出行方式也正在影響著整個中國發展的方方面面。
時至今日,北上廣深依舊是國內外頂級人才最喜歡聚集的地方,因為在這里能夠最快速的驗證自己的能力,強者留、弱者走的法則異常殘酷。也正如此,無數人才擠破腦袋也要留在這里。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去中心化,二線城市正在快速崛起,其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中的二線城市經濟實力不容小視,也吸引了不少的本地人才回歸。但地理限制始終讓國內頂級人才無法移栽到本地。想要打破這個桎梏,除了利用政策吸引外,高鐵的快速發展終于打破了牢籠。
暑運期間,長三角鐵路共發送旅客1.18億人次,占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的兩成,同比增長11.5%;西安鐵路局暑運發送旅客1768萬人次,較去年增長7.2%;蘭州鐵路局發送旅客1136余萬人次,首次突破千萬大關,同比增長19.6%。雖然有暑期旅游季的影響,然而拋開之后我們還應該看到其中人流量正在從一線城市向二線城市發展。
便捷的交通引來了人才,人才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社會價值又被用來建設更好的交通設施,良性循環由此開啟。開啟這扇發展大門的鑰匙就是高鐵,毋庸置疑,隨著中國高鐵建設的腳步還在加速,社會的發展也將面臨加速變革——從經濟到人文的一次重大突破!